有哪些症狀徵象
大部分的大腸癌(結直腸癌)症狀與其他良性的腸道疾病症狀相當類似,因此有時很難分辨,在台灣有許多病例是因為大腸癌(結直腸癌)引起腸阻塞才被發現的,因為結直腸的內徑大,一般剛開始有腫瘤發生的時候症狀並不明顯,比較常見的症狀有:
  1. 排便習慣改變
    有些人會便秘,有些人則是腹瀉,甚至交替出現。
  2. 糞便中有血或黏液
    可能呈現黑色或紅色。
  3. 糞便性狀改變
    形狀變細長或小而硬。通常遠端大腸癌的病人
    比較會出現這個症狀,主要是因為糞便在結腸
    後端才成形。
  4. 有裡急後重,解不乾淨的感覺,有不尋常的便意
    比較會發生在直腸癌的病人。
  5. 腹部疼痛
    此症狀比較不具特異性,通常是比較模糊,不確定位置
    的疼痛;可能是因腫瘤引起的阻塞造成的絞痛。
  6. 貧血或體重減輕
    在比較嚴重的病患才會出現,通常預後也較不好。

若以發生的位置來看症狀,各區段的症狀略有不同:
發生位置的症狀
發生位置的症狀

右側大腸癌的症狀(包括了盲腸、升結腸、部分的橫結腸)

右側的大腸由於結構上管徑較大,腫瘤較不會產生阻塞的現象,因此通常比較沒有症狀。常是因腫瘤表面發生潰爛出血,病人出現大便混著血及慢性貧血的症狀,或是出現腹部隱隱作痛、體重減輕等現象而到醫院檢查才被診斷出。
左側大腸的症狀 (部分的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

左側的大腸管徑比右側大腸窄,當有腫瘤發生時,就會出現腸阻塞而引起便秘、腹脹甚至腹痛的情形。因為糞便大多是在左側的結腸成形,因此如果阻塞的狀況嚴重的話,所排出糞便就會變得很細。此外排便習慣改變、解血便也是常見的症狀。
直腸癌的症狀

由於腫瘤很接近肛門,會對肛門粘膜產生較大的刺激,而有「裡急後重」的現象,也就是常常想要排便但又排不乾淨,有時還有嚴重的便秘及解血便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