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西方飲食習慣類似,在北美及歐洲等地,大腸癌(結直腸癌)一直是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如果以地區來看,美國、歐洲、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都是屬於發生率較高的地區,以往亞洲地區的發生率約只有歐美的一半,印度的發生率更只有每十萬人口約1~3人。但在1950年後,可能因為飲食及環境改變,使得原本發生率低的國家,其國人罹患大腸癌(結直腸癌)的比率都呈現逐年增加的情形。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國人大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呈逐年增加之趨勢。
2013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初次診斷為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者共計
15,140,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13.98%,男性發生率排名為第一位、女性發生率的排名為第二位。而國民健康署2013年癌症登記報告的死亡統計中顯示當年因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為
5,265,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11.75%;死亡率的排名於男、女性皆為第3位。
結直腸癌發生年齡約40歲就開始攀升,最高峰約在60~65歲。而且男女罹患率約1:1,這個疾病是不分性別皆須注意的。
早期的結直腸癌治癒率非常高。第一期結直腸癌經手術完全切除者,治癒率可高達90%以上。但相較於美國,
台灣的病患在零期或一期發現的病患只佔18.8%(美國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