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與調適
治療方法
治療後的調適
思考問題、試著瞭解疾病與治療


初被告知罹癌

當被醫師告知罹患癌症時,大多數人都是「不相信」的,很多病人都說當時是一片茫然,完全聽不到醫師在說什麼。很多人即使在檢查前已經有所懷疑了,都還是有一種被宣判死刑的感覺。很多人不相信醫師說的,所以會想要找第二個甚至第三個醫師問問看,也有人在這時候就會去找另類治療或是求神拜佛,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但,在驚慌之後,請試著去瞭解您的疾病及醫生所說的治療,並開始接受治療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我要怎麼辦?

在面對大腸癌(結直腸癌)之前,您應該要先知道現在癌症已不再是一種絕症,以大腸癌(結直腸癌)來說,如果能早期發現,其五年的存活率是超過 90% 的。所以,先不要驚慌,在心情穩定之後,要思考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試著先瞭解醫生所說的狀況:腫瘤的位置、腫瘤的大小及可能期別、醫師建議要做 的治療、預後的狀況…
瞭解接下來要面對的療程及可能的問題:除了問醫師之外,現在有很多訊息的來源,您可以上網尋找一些可靠的疾病資料,但要好好的篩選,以避免誤信一些不正確的偏方。另外,也可以透過醫師或病友會找適合的病友做經驗分享,以解除您心中的一些疑問。
調整生活或工作,以接受治療:有不少病友在治療中也是一樣的上班工作,但開刀後的休息及調整是必要的。您可以依您體力的狀況,先預設幾種可能的情形,跟家人商量可行的解決方法。
瞭解自己保險給付的狀況:事先瞭解,可以幫助您有更好的運用。保險可以分成私人保險及公家保險,您可以與個人的保險員或公司連絡,瞭解您可獲得的給付(一般包括癌症險中的癌症單筆給付、癌症住院及居家安養、醫療險的開刀及住院給付…等);同時,若您有參加勞保,也可以瞭解相關的給付。在癌症治療中雖然大部份都有健保給付,但仍可能有一些自費的藥物或看護費、頭等或二等病房補差額…等是需要您自己依經濟狀況做選擇的。


為了能有效的跟醫護人員溝通,您可以先列出一些您想瞭解的問題,包括:

  • 我的診斷是什麼?
  • 我是屬於哪一期的?癌症是否已轉移?如果是,轉移到哪裡?
  • 我可以接受哪些治療?你建議我選哪一種治療?為什麼?每一種治療的預期效果為何?
  • 每一種治療的危險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為何?副作用要如何處理?我要為接受治療作什麼準備?
  • 我的治療如何進行?多久作一次?需持續多久?
  • 我需要改變生活作息嗎(例如:可以繼續上班嗎?)如果需要改變,要多久?
  • 治療的花費健保是否給付?需自費多少?
  • 是否有新的療法?臨床試驗適合我嗎?


需要問第二意見嗎?

如果覺得對於診斷的醫師說法有所疑問,可以考慮請教第二個醫師;但是不要一直在問醫師,而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同時也要考慮在哪裡做治療,因為癌症的治療時間是長久的,治療結束後也都需要定期追蹤,所以選擇醫院時儘量以住家附近的為主。在醫生的部份,首先要選擇自己可以信任與溝通的醫師,在整個治療療程中可能會包括外科醫師(開刀)、腫瘤內科醫師(做化學治療)、放射科醫師(做放射線治療),這些都需依您的病況事先做考量。

可以參加臨床試驗嗎?

什麼是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是為了找到更好的癌症治療方式所進行的臨床研究,是為了瞭解新的藥物或治療方式是不是有效的,這些治療方法都是在實驗室中已被證實是有價值的,研究人員希望經由臨床試驗來瞭解一些問題:

新的治療方法是否有療效?
新的治療方法是否比現有的方法更有效果?
新的方法有哪些副作用?
在比較副作用與療效之下,新方法是否值得用?
新的治療方法適合用在哪些病人?

為了能瞭解這些問題,臨床試驗還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 主要的目的在找出新治療方式的安全性及安全劑量。
第二階段 主要的目的在試驗藥物是不是有效果。此階段會以上一階段所找 出的最高安全劑量用於患者,再觀察藥物的效果。
第三階段 主要目的在比較新的治療方式與原有方式的差異,一組患者用原 來的治療方式,一組用新的治療方式,再觀察及比較兩組患者的 療效及副作用。如果有發生副作用過大或其中一組的效果明顯較 佳的話,也有可能提早結束試驗。


參加臨床試驗安全嗎?

聽到試驗,很多人會覺得好像是被當做白老鼠,大多會擔心其安全性。基本上,每項臨床試驗都有設定特定的參加條件,醫師會先告知試驗的方式及可能的效果及風險,患者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加試驗。雖然在過程中,試驗的專家團隊會密切的觀察參加者的身體狀況,但因為新治療方式的效果及副作用都還無法被精準的預知,仍然有可能出現無療效或較大的副作用。在試驗的過程中,參加的患者可以隨時以任何理由退出試驗,而且參加試驗並不會影響患者原來需要的醫療服務。即使退出試驗,患者仍然可以選擇原有的治療方法。

目前,有很多的癌症臨床試驗用藥是一些較昂貴的藥物,對於參加試驗者而言,可以在健保未給付下免費使用新藥物也是另一個機會。因此,在決定要不要參加之前,可以多與醫生討論,在瞭解自己的病情及國外新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下再做決定。
學習看懂英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