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與調適
治療前的準備 治療準則 人工肛門照護
治療後的調適
飲食上的調適
以化學藥物來破壞癌細胞的生長
化學治療是以化學藥物來破壞身體中癌細胞的生長,是屬於全身性的一種治療。如果確定要做化學治療,就代表需長期需要由血管注射藥物,除了不舒適外,肢體上的血管也可能會變硬,若不慎也可能會造成化學藥物的外漏,使局部血管以及周邊組織壞死。因此醫師可能會建議先做「人工血管」,它可大幅的降低化學治療時外滲的危險性,也可以不需要維持24小時持續的點滴滴注,當藥物滴注完畢後,只要在蝶型彎針的附管上打入一些稀釋的抗凝劑再接上栓子,您就又可以活動自如了。等到下次要再施打藥物時,用生理食鹽水在蝶型彎針的附管上沖洗一下管路,再接上點滴即可。此外,它還可以被利用來抽血、輸血、打點滴等功能。

Port-A導管(需進手術室安裝)
一種是需要進手術室,在麻醉下由鎖骨附近皮膚做一個切口,安裝好裝置後再縫合,這叫做「Port-A導管」。它的外型很像是「聽診器」,大小如同10元硬幣一般,外邊有一個硬的塑膠圓盤,中間則是橡皮,後面接著一條導管,長度約20公分左右。醫師通常會將它裝在右鎖骨的皮膚下,導管則會沿著大血管到達心臟。因為它完全被埋在皮膚下,外觀上除了有一個像10元硬幣大小的凸起外,沒有什麼大變化,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且也可以照常地從事各種運動,包括洗澡及游泳,都不會因此而被限制。
  Port-A導管安裝示意圖Port-A導管安裝示意圖
PICC(不需進手術室安裝)
另外一種是不需進手術室安裝的,它叫PICC,它有點像是比較長的點滴。它一樣是從周邊的血管放入長長的導管到心臟附近,在手臂上有一個外露的橡皮注射處。因為它會有一小部份露在外面,所以醫護人員會教導病或家屬在家要自己做消毒換貼的紗布,平常也要注意不要去動到而造成移位或傷害。
PICC示意圖靜脈輸液幫浦
另外,因為大部份的化學藥物的注射需要控制好時間及濃度,因此在注射時也可能會使用電動的靜脈注射幫浦來控制時間。如果病人是使用5-Fu,它需要24小時持續滴注,若不住院使用靜脈注射幫浦,可以帶著小型的簡易型壓力幫浦或電池式的幫浦回家。

依化學治療給予的時機及種類,結直腸癌的病人所用的化學治療可以分成:

一、輔助性化療
80年代末期到90年間,歐美諸多大型的研究報告證實,針對第三期的結腸癌施予5FU及Levamisole的術後輔助性化療,可使復發的機會降低40%,死亡率降低33%,比單純手術的病人存活率有著明顯的延長。後來也有研究證實了5FU加上低劑量或高劑量的Leucovorin,六個月的化學治療更勝於5FU+Levamisole,於是這樣的組合治療便成為二十世紀末標準的手術術後輔助化療,至於第二期的結腸癌病人是否要給予輔助性化療仍存有爭議,然而部分大型臨床實驗已可看出一些端倪,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的第二期病人似乎有較好的存活率。

二、姑息性化療
此種治療適用於局部晚期無法以手術切除或第四期遠端轉移的結腸癌患者,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疾病,而非根治。經過多年大規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不論給藥劑量的高低,連續24小時注射或單次注射5FU及Leucovorin,其腫瘤的有效反應率皆約在25%~30%之間。至於新藥組合5FU+Leucovorin合併如:Irinotecan (Campto)及Oxaliplatin,可達50%以上的腫瘤反應率,整體平均存活期逼近15~18個月的大關。

三、前導性化療
基於腫瘤反應率可達50%以上的臨床效果,針對特殊局部晚期或第四期已轉移性的病例,醫師曾嚐試先以5FU+Leucovorin+Irinotecan或Oxaliplatin的前導性治療,給予病人數回化療,等待腫瘤縮小後,再重新評估療效,以決定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根除性的手術治療或接受化療。

四、新藥的開發及使用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新藥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治療結腸癌化學藥物的行列中,其中以Irinotecan (Campto)及Oxaliplatin最為受人矚目。近兩年內,合併傳統5FU+Leucovorin及新藥的三合一輔助性化學治療,已證實優於傳統的5FU及Leucovorin,大有成為明日的手術後標準輔助化療之趨勢,而詳細的劑量、給藥方式及病人的存活優劣等評估,仍有待長期追蹤。

其他特殊酵素抑制劑,包括Trimetrexate,Raltitrexed及pemetrexed,皆在接受臨床研究,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增添對付結腸癌的力量。至於單株抗體包括Edrecolomab,Cetuximab,目前也正接受大規模的臨床研究。

除了上述藥物之外,口服的化學藥物因為方便給予、不需注射,一直是醫師與病人的最愛。其中口服的Fluoro-pyrimidines類,如capecitabine (Xeloda)或UFT,臨床的副作用適當,與傳統注射的5FU+Leucovorin近似。

口服capecitabine (Xeloda)是5FU的前驅藥物,具有腫瘤選擇性,因此可以降低全身性的副作用,同時也能確保藥物的治療效果。傳統的末期結直腸癌之化學治療,是以5FU及Leucovorin為治療處方,用於第一線的治療成績約有30%的反應率,而且可使病人的平均中位存活期延長為一年左右。Xeloda用於末期結直腸癌的第一線治療反應率也是在20至30%左右,並未比傳統使用5FU化學藥物之治療成績更好,因此目前均放在第二線治療。所以,5FU+Leucovorin的化學治療,仍屬於第三期結腸癌及二、三期直腸癌患者術後的標準輔助性化療。

門診化學治療室


結直腸癌常用的化學治療藥物
資料來源: 華人癌症資訊網 http://www.totalcare.org.tw/
Fluorouracil Oxaliplatin Capecitabine Irinotecan Uracil-Tegafur
英文名稱 Fluorouracil
商品名 5-FU
名稱 拂癌星注射液;弗洛瑞斯注射液;服樂癌注射液;有利癌
藥物仿單適應症 大腸及結腸癌、乳癌
健保給付規定 無特殊健保給付規定
常見副作用 厭食、噁心、嘔吐、口腔炎、黏膜炎、腹瀉、色素沉著、光敏感、心臟及神經毒性
使用注意事項
  1. 若產生腹瀉時,應注意補充水份,嚴重時使用止瀉劑,甚至停止用藥。
  2. 注射時,容易產生口腔黏膜潰爛,應注意口腔清潔衛生,或給藥時,可以口含冰塊,降低口腔炎發生率。
  3. 從週邊給藥容易使注射之血管,產生色素沈積而變黑,當注射結束停藥後,可慢慢恢復。
化學治療對身體的影響

因為化學治療藥物大多是針對生長快速的細胞做攻擊,所以也會造成正常細胞的受損,因而產生一些副作用。但結直腸癌的化學治療對身體的影響通常都是輕微的,而且也都可以使用藥物來緩解症狀,因此絕大多數的病人都能如期的完成治療,而無嚴重的併發症。

結直腸癌化學治療的常見副作用如下:

  • UFT (Uracil Tegafur;友復膠囊):倦怠感、腹瀉、噁心、嘔吐、口腔炎、皮膚色素沉澱等
  • 5-FU: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口腔及胃黏膜潰瘍、皮膚色素沉澱
  • Oxaliplatin (草酸鉑):週邊神經毒性、嗜中性球降低/感染
  • Irinotecan (Campto):噁心、嘔吐、腹瀉、嗜中性球降低/感染
  • Capecitabine(Xeloda;截瘤達):噁心、嘔吐、腹瀉、口腔炎、手足症候群(手腳感覺異常、麻痺、刺痛)、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