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大腸癌(結直腸癌)的治療方式,有手術、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等,其中化學治療的時間非常長,有的甚至為期一年,每個星期治療一次。這種密集且漫長的治療方式,對仍在職場工作的病人及家屬可說是一種長期抗戰,有很多病人在門診治療完後又立刻回到工作場所,無疑對病人的身體、心理都是十分大的挑戰。另外,因為治療的長期性與密集性,過程中如何維持病人對治療的信心與忍受度是非常重要的,親友以及病友之間的打氣、關懷可說是最有效的方法。

同時,也因為長時間的治療,生活可能需要做部份的調整,至少在手術後須要休息一段時間。還有因為治療的一些副作用,病人常有
腹瀉的情形,可能十分鐘就要去廁所好幾次,此時病人在面臨自己身體的失控,造成生活不小的影響,常會讓病人感到沮喪,很多病人對參加長途旅行或重要聚會感到卻步。除此之外,手術也會長期造成
腸沾黏的結果,導致
腹痛或
無法解便,這對病人來說又是另一種痛苦,需要親友在旁給予更多的協助與扶持,也需要一起規劃如何調整生活來適應。
根據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癌(結直腸癌)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在這個生命階段,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發展是主要的任務之一。對大腸癌(結直腸癌)的病人而言
(尤其是裝有人工肛門的病人及其配偶),對親密行為常有許多擔憂,例如,在進行親密行為的過程中,糞便會不會溢出?異味是否會影響親密關係的進行等?此時,開放的溝通、坦誠的表達是面對此事的不二法門,讓對方瞭解你的擔心與對對方的愛是二碼子事,主要希望過程中二人都是享受的,不用為其他的事煩惱,慢慢地,雙方都能體會許多問題其實都是可以被解決與克服的。
因為大腸癌(結直腸癌)目前被認為與
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
運動少、及
高壓力的生活型態是有關的,因此,在這些部份做調整,儘可能去除這些危險因子是最好的。在調適的過程中,一定會覺得不習慣甚至生氣挫折,這期中如果能與同樣疾病的病友分享相關經驗,更能讓病人在「社會比較」的過程中,看見自己並非孤獨、唯一的,有很多人與他有相同的遭遇,並且走了過來,對病人來說可能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
